听说春来姐姐被人牙子拉走了,还被张嬷嬷卖进了窑子。虽然她们没见过窑子长什么样,可自打做丫鬟起,就听调教嬷嬷讲,那是最让女子生不如死的地方。要是元姑娘不要她们,那她们是不是也要被卖到那种地方去了?
姜玉娴虽然年纪小,可却心思敏感得很,感受到了两个丫鬟的忐忑,她轻轻的碰了碰元向歌的肩膀,微不可见的摇了摇头。
元向歌垂下了眼眸,将眼眶中酸涩的眼泪隐了下去,微微点头。
杏儿姐姐,是不是永远不会回到她的身边了。如果那天晚上,她没有调皮乱跑,这一切是不是永远不会发生?
冬屿和夏溟一喜,太好了,元姑娘愿意接受她们了!
那她们就不用被发卖到窑子里了,只要好好伺候姑娘,等着姑娘出嫁了,说不定还能将她们都带走呢!
元向歌的声音如烟一样缥缈,带着几丝沙哑,“春来呢?”
春来?
冬屿和夏溟面面相觑,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元姑娘不是不喜欢春来姐姐吗,怎么还关心春来姐姐去哪了?
听不到回答,元向歌抬头看向了她们二人。
姜玉娴有些懵懂的歪了歪脑袋看向元向歌,“张伯伯让春来去别的地方伺候了,不过我也不知道去哪里了。”
对了,她们也不知道!
冬屿和夏溟感激的看了一眼姜玉娴,异口同声道:“婢子不知道!”
突然的大声把姜玉娴吓了一跳,而元向歌只是面无表情的看了她们二人一眼,默默的出了屋门。
她一个人静静的走到院里的墙根处,捡了一根短短的树杈,走到一旁的大槐树下蹲着写写画画起来。
冬屿和夏溟被元向歌那一眼看得有些发毛。
然而顾不得多想,姜姑娘小跑着往元姑娘那边去了,她们二人相视一眼,也赶快跟了上去。
姜玉娴蹲到了元向歌的身边,也捡了一根树枝写着大字。
张伯伯给她请了先生,这是昨日先生教给她作业,她虽然写完了,可还记得不太清楚。
两个人都默默的,自己划拉着自己的,谁也不管谁。
一刻钟,两刻钟……
冬屿和夏溟只觉得站的脚都快要累死了,而两个姑娘还乐此不疲的在地上画着什么,可真是有耐性。
太阳逐渐西斜,灿烂的晚霞弥漫在遥远的天际,让人感到沉醉炫目。
眼见着夜幕就要降临了,姜玉娴身边的丫鬟蓝心过来叫她回去用晚膳。
说起来,元向歌与姜玉娴算是住在一个院子里,不过一个是西跨院,一个是东跨院,中间隔了一个无人居住的主院。
姜玉娴拍了拍裙子,跺着脚站了起来,她打着哈欠对元向歌道:“我要回去吃饭了。”
还没等她合上嘴,她的裙角微微下坠,低头一看,正对上元向歌祈求的大眼睛。
她仿佛能透过元向歌乌黑的眼珠看见那心中的恐惧,几近于赤裸裸的暴露在了瞳孔中,求救似的传递给她。
姜玉娴不过是微微一怔,便弯腰握住紧紧抓住她裙角的小手,温柔的看着元向歌,绽了一个灿烂的笑容道:“那就,我们一起吃晚饭吧!”
·
黑夜是恐惧。
元向歌不知道,如果没有姜玉娴,她的每个夜晚究竟该如何度过。
一连三日,每当夜深人静,已经熟睡的她都会被梦魇缠绕,大汗淋漓的猛然惊醒。
梦里,那个灼灼燃烧的怪物总会对着她展出一个诡异的笑容,然后伸出长长的火舌将整个天地吞噬,还有阿爹死不瞑目的模样,不甘的望着她,也望着她的身后。
她压抑着惊恐坐了起来,死死的捏着脖子上的圆珠,微颤着平复这难捱恐惧的滋味。
但与其说是平复,倒不如说是一遍一遍的在脑海中回放,以至于至少此刻,完全习惯了这一切。
每当此刻,姜玉娴总是与她心有灵犀一般,窸窣着爬起身来,揽住她的肩膀,与她一起静静的看着窗外皎洁无暇的月亮。
很多很多年后,每当元向歌回想起此时,都会有些迷惘。
她已经记不清自己是怎么熬过这段日子的了,也许是姜玉娴治愈了她,也许是她太过年幼对于死亡的理解还有些懵懂,又也许是完全麻木到抛置于脑后。
不管怎样,她应该庆幸自己还是个懵懂的孩童,而不是已经知人事的大人,以至于这些痛苦随着时间的消磨,而快速的淡化了。
在张府的日子过得既漫长又仓促。
元向歌除了刚来张府的第一个月萎靡不振,后来便逐渐恢复了精神。
张伯伯给她们请了好几位先生,除了教导她们读书写字,还教她们弹琴作画跳舞,每日都忙得不可开交。
就这样,日复一日,七年宛如流水匆匆,元向歌就像一株刚出土的矮小花苗,缓缓抽长,枝叶渐丰,花苞初绽,从垂髫小儿长成了豆蔻少女。
说来也巧,她的生辰正好是三月初三,偏偏掩在了上巳节这天出生。
而张府的老夫人和她的生辰恰好隔了一个月,是四月初三,她过了十三岁生辰的一个月后,张老夫人就要过六十大寿了。
元向歌很喜欢张老夫人,在整个张府里,除了姜姐姐、张伯伯还有张大哥,就属老夫人对她最好了,会给她留好吃的点心,教她点九九消寒图,还给她梳各式各样的头发,就像亲祖母一样。
张老夫人与过世的老太爷鹣鲽情深,却一辈子没能有个孩子,张老太爷也不愿纳妾,于是二人便从张家的旁支里过继了个无父无母的男孩过来,充作嗣子,这个男孩便是张伯伯。
不过张伯伯也是个孝顺的儿子,张老夫人吃的穿的,他都捡着最好的往这边送,老夫人身边伺候的人,也从来不少。就算是老夫人发了话,不必让他与夫人日日来自己跟前晨昏定省,张伯伯也依旧是不肯懈怠,风雨无阻的带着媳妇早晚的过来请安。
这不,六十大寿,张老夫人本来是不想铺张的,只想请几个娘家的亲戚和亲近的人来聚一聚,吃碗长寿面,可张伯伯说什么也不愿意,一定要大操大办才行,他说娘辛苦了一辈子,这六十岁的生辰总不能寒酸了,怎么也要好好宴请宴请才是。
张老夫人拗不过他,也便摇了摇头罢了,任他张罗去了。
元向歌可不关心这寿宴怎么样,她这半个月都在好好思索,应该送给老夫人什么寿礼才好。
像是什么观音像一类的绣品就算了,她的绣活马马虎虎,顶多绣个水鸭子还能像回事,要是亲手抄佛经,又有些老套了,她以前也不是没有送过,厚厚的一摞字迹娟秀的金刚经……
至于太贵重的东西,什么金银玉器之类的古董,她可没有这么多银子去买,如果是能买得起的金钗玉坠,又太过普通了。
每个月她的月例是二两,一年都攒下来才二十四两,她倒是看中了一座寿比南山的玉雕,可价格却太高了,整整三百两银子,就是分文不动的的攒上十年,她也攒不到这么多的银子。
正值愁眉不展之际,福至心灵,元向歌忽然想起来老夫人有提到过,很想念一道点心。
几十年前,张老夫人还是做姑娘的时候,正值上巳节便和哥哥还有几个玩得来的友人一起去了终南山,用山上的泉水和盛开的桃花借了寺里的炉灶做了一道点心,叫桃花酥,香气盈鼻,甘甜可口,令人回味无穷。
她还感叹道,几十年过去了,虽也再登过两次终南山,可却再也没能吃到过这样美味的桃花酥,真是令人遗憾。
元向歌决定了,她要去取终南山上的甘泉,终南山脚的桃花,来做一道让老夫人怀念的桃花酥!
正巧现在刚过了三月中旬,桃花正开得旺盛,泉水也流得正活,岂不是适逢其会!
一大早,天刚刚蒙蒙亮,三个人影鬼鬼祟祟的站在张府的后墙里,望着这高高的府墙。
“张大哥,你不是最喜欢练武了吗?日日练夜夜练,怎么连这个墙都翻不过去?”元向歌掐着腰,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张修远瞪了她一眼,不满的低声道:“我练的是武,又不是修仙,还能白日飞升不成?”
他个子很高,元向歌和姜玉娴站在他的身边才到他的肩膀,所以他只能低着脑袋看她们。
“看来又要爬树了。”元向歌撅着嘴嘟囔着,豪迈的挽起了袖子,“幸好今日穿的是男子样式的胡服,还好我有先见之明。”她大步走到了三丈远处的大槐树下,还未等姜玉娴来得及出声,便跳起来扒住树枝子,一看就是个惯犯,手脚麻利的三下两下就坐到了树干上,还笑眯眯的朝他们二人招了招手示意他们上来。
姜玉娴仰着脖子满脸担忧,生怕树枝子断了,再摔个好歹。
张修远则眼睛放光,催促的朝她摆着手,示意她赶快翻过墙去。
大齐的治安很好,尤其是长安城内,这院墙都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搭个木梯子便能轻而易举过了墙,所以这树种在墙边也不怕有贼人进来。
只是这树虽在墙边,可也不是紧挨着的,元向歌得跳到墙头上去,再从墙头上,跳到墙的外面去,若是摔一下子,还真是能摔个伤筋动骨的。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