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林村委会前面,有一个两三百平米的广场,每逢集日,这里便聚集了远近的村民。卖肉的,卖鱼的,卖新鲜蔬菜的,卖衣服、布匹或者其他生活用品的,琳琅满目,俨然一个规模不小的集市。
操场的北面,是一家杂货店,紧邻着老年协会。老年协会的会员已经高达一百七十多人,敷林村委会对于老年人晚年生活照顾得颇为周到,老人们闲暇时分都会到老年协会打打牌、聊聊天,一年当中也有七八次会在一起聚餐。兴致高的老人们还会叼根烟、喝杯酒,其乐融融。
冬日,许多老人们都会搬个老年协会的特制竹椅,晒晒太阳,聊聊家常,看着眼前热闹的集市,他们似乎也变得年轻了,想起了自己做小伙,做姑娘时那赶集的情景。
敷林村里的集市,早在清朝末年就开始兴起。那时的敷林村,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姑娘不愁嫁,小伙不愁娶,甚至都流传着“敷林一年三宝戏,不嫁敷林嫁哪里”的顺口溜。所谓的三宝戏,是指敷林村年年都要唱三台大戏,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民来说,看戏是莫大的乐趣。
老早的集市,并不是新集市这儿,那里形成了一条长达三四百米的贸易街,肉铺、米铺、酒铺、布庄、钱庄,还开有一家**烟馆。农历二、五、八正是集日,来自向塘、岗上的百姓也到敷林老街赶集,盛况空前,节日时人流量达到数百人之多。那些有钱人家的公子、小姐,手上必定拿着一串糖葫芦,吃完了一串就从身边的下人手中又接过一串,籽儿则是满大街乱吐。
世事变幻,沧海桑田,那条和新集市只有数步之遥的老街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前后渐渐废弃,麻石铺就的街道在岁月的侵蚀下开始残破,直至改革开放后被越来越多新盖的楼房所占据。现在,想要找到老街曾经的样子,只有去听听老一辈的讲述了。也许那口井水依然清澈甘甜的老井,那半幢古屋和几块砌在院墙上的古砖能够让我们依稀想见当时的风貌。
老街不再,新集市演绎着老街的角色,让村民们能够将自家多种的蔬菜挑到这里,换几个油盐钱。偶尔也有来自外村的村民到这里或买或卖,如果不是因为空间狭小的原因,这里或许能重现老街的辉煌。
不管是老街还是新街,都在方便村民的同时,也为敷林村打出了名声。毕竟,像这样村庄里的集市,并不多见。若干年后,即使这新集市和老街一样消失不见,可那荣耀依然会在后辈子孙口中流传下去。借助高科技手段,拍几张照片、摄个影,新集市相对于老街,更加拥有了亘古流传的便利条件。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