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宁与吕太医接触不多,唯一见过的一面还是多年前唐宁逛国子监回来的时候,昏黄夕阳下的匆匆一撇。
唐宁对吕太医了解也不多,只知道此人大概四十多的年纪,得了吕大夫真传,医术不错,是二皇子的专属太医,后来因救治圣上有功得了圣上青眼。
虽然唐宁冒然到访,但是吕府的招待规格仍然给了唐宁相当的尊重。这倒不是说吕府要打开中门,一众仆人接迎什么的,唐宁在京城历练几年,经常应酬,自然有了见识,这种见识不可言传,只有见多了才会随之有了一种感觉。
比如招待唐宁的仆人,身份是多年老仆,从这个老仆的待人接物,礼仪气质,到别的仆人对老仆的态度就可以推测出老仆在主人面前的地位,进而就可以看出主人对自己是个什么态度。
其次再看主人安排待客的地点,招待的茶水点心。茶水是不是最珍贵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是最贴心的。唐宁骨子里还保有几分现代人的特质,在古代出身也寒微,对茶一向无感。平时应酬为了装文人,自然随大流地对品茶侃得头头是道,看着有八分爱茶之人的样子。但只有唐府里的人知道,他最爱喝的还是各色清甜花茶,尤爱舒鸿宇泡的菊花蜜茶。
而此刻吕府招待他的正是菊花蜜茶,唐宁轻尝一口,眼睛眯了眯,暗想这季节还没到菊花开的时候吧。正待他准备再尝一口看看是否是去年的干菊时,吕太医已经大步跨了进来。
“唐兄弟,稀客稀客啊。”
这是唐宁第一次在阳光下看清吕太医的脸,长得和吕大夫八分相似,只是气质和吕大夫孑然不同。尤其是他眉心深深的皱痕,和吕大夫眼角的笑纹产生强烈的对比。
唐宁不由愣了下,任谁看着吕太医顶着张严肃无比的面瘫脸说着热情无比的话,都得有个反应时间。
好在唐宁很快反应了过来,也笑着拱拱手道:“吕兄,初次见面,冒昧登门,惭愧惭愧啊。”
算来吕太医比唐宁大了二十岁,这年纪在古代做他爹都绰绰有余,可是从唐宁对吕大夫的称呼来算,他和吕太医应该是平辈。原本唐宁还想着吕太医为人古板严肃,可能不太乐意与他平辈论交,干脆各自按官职称呼得了,可现在既然人家主动认了,他便也从善如流的应着。
两人寒暄了几句,各自落座。
既然刚刚人家主动示好,唐宁就算不太喜欢吕太医,这会也得给个面子,主动搭话道:“吕兄不愧是医道圣手,便是连这普通花茶都泡的如此清新爽口,甚合小弟心意。”
“这茶还是鸿宇小师弟研制的呢,我记得他曾说过你喜欢这茶,这才让人泡了的。只是泡茶之人的手艺肯定不能和小师弟比,还行唐兄弟将就一二。”
“哦,原来吕兄和鸿宇相识,小弟都不知晓呢。”唐宁语气诧异,但心中对吕太医的印象稍稍好了些,这人也不是表面上那么无情,至少肯在唐府下功夫也算一种另类的孝心了,舒鸿宇那个芝麻馅包子可不是好啃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他们两个什么时候搭上话的,还不告诉他,唐宁暗暗磨牙,看着吕太医方正的脸,默默贴上了假正经的标签。
至于舒鸿宇,唐宁虽有些恼他,但毕竟是自家孩子,唐宁还是护短的,心里自然地给自家孩子找理由——舒鸿宇是吕大夫正式的弟子,和吕大夫亲儿子没两样,在他的立场上,缓解师父和师父的儿子之间的关系义不容辞。至于不告诉他,估计是因为看出他对吕太医一直抱有恶感吧。
唐宁是个感性的人,尽管年长后成熟些,却一直改不掉凭感觉待人的毛病。如果他不喜欢一个人,便直觉不想跟这个人打交道,除非避无可避。例如丁九功,即使如此,面对丁九功的小动作,唐宁大多数时候都是懒得搭理的态度。明知丁九功因此觉得他仗着林清羽目中无人,也不想改变。说实话唐宁这种任性的性格并不适合官场,他骨子里就是一个恣意的画家。
而舒鸿宇则是一个理性的人,这并不是说他就无情了,相反他的感情就像是春雨一样,细密温柔,默默地润入每个亲人心中。就像他知道唐宁对吕太医任性的责怪,却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去默默地保护他这份任性。如果不是唐宁这次突然拜访吕太医,也许他永远不知道舒鸿宇在他身后的温柔守护。如果没有舒鸿宇前面的功夫,吕太医看在吕大夫的份上会对他客气有礼,却不会如现在一般亲昵。
吕太医看唐宁有些走神,听他的话音,似乎并不知晓自己和舒鸿宇有来往的事。吕太医看着古板不通人情,可是但凡不会看人脸色不懂说话的,也不可能在太医院混了几十年还好好活着。因此,吕太医很快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补救道:“唐兄弟别误会,鸿宇是父亲的弟子,我跟父亲的关系你也知晓,父亲不愿见我,更不愿住到我府里,虽然我身为人子得听从父命,可我不能真的对父亲不闻不问。这才厚着脸皮求了师弟,让他偶尔告知一些父亲的近况。我想小师弟之所以不说,也是怕父亲知晓了会不高兴。”
“呵呵,吕兄不必如此客气,虽然我们是平辈,可小弟到底比你小了二十余岁,小弟字子安,吕兄唤我子安就好。”唐宁一笑而过,回避了刚刚的话题。
“如此,我们便互称表字如何,为兄字自成,取自在大成之意。”吕太医接收到唐宁亲近之意,知道刚刚他并没有在意,虽脸上依然一副面瘫样,语气却又亲近许多。
“自在大成,于自在中而大成,好字。这字是吕伯伯起的吧,吕伯伯对自成兄期望颇大啊。”
“正是,为兄原也以为家父这是希望为兄能医道大成,继承他的衣钵。直到为兄为自己的长子取字之时,方才了悟,自在大成,自在在前,唯有自身摆脱枷锁,自在于世间,方能大成,医人何尝不是在医心。可惜为兄明白之时,早已脱不了身了。”吕太医语气里满是无奈,眉头的皱痕更深了。
吕太医此番言论已是交浅言深,唐宁听了略有所悟,他突然忆起当年上学时听老师说的,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是精通哲学的,这也许就和画意差不多吧,画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哲学。此时唐宁不宜多想,只是把刚刚所悟记下,转而应付起吕太医来。
“自成兄着相了,在子安看来,在宫内行医和在民间行医并无差别,都是医人,只是身份不同罢了,但是不管是何种身份,难道自成兄会因此而开不同的方子吗?自成兄,没有谁能够束缚住你,而是你自己束缚住了你自己。”
唐宁说了一段非常哲学的话,自个却在心里暗暗加了句“才怪”。不过听吕太医刚刚那话音,唐宁觉得自己对吕太医有些误会,吕太医年轻的时候也许和吕大夫因观念不同而有分歧,可随着年龄增长,他想认清了自己的错误,想回头却回不了,这却不是他自己可以控制的。他自己也不是故意和吕大夫对着干的,只是身不由己罢了。
唐宁原本讨厌吕太医也不是气他和吕大夫观点不一样,他只是气吕太医不肯在吕大夫面前低头罢了。而他这次来,本就是想在自己走之前,劝吕太医去低低头,哪怕只是表面的附和,心里依然不认同父亲观点也无所谓,只要缓和父子关系,解了吕大夫的心结,这样他走之后也不必过于担心了。
如今看来,吕太医和吕大夫之间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样更好,他劝起来更有把握了。于是唐不再迟疑,干脆地道:
“自成兄总是这样顾虑重重,宫里的事我不好说。但是就从吕伯伯的事来看,你也太在乎规矩了。吕伯伯不让你见他,你便真的不见。在自成兄看来,听父亲的话便是孝顺,可是若真的不见吕伯伯了,也是不孝顺啊。”
吕太医听到这不自觉地跟着点头,唐宁前面说什么医人不j□j份的话他还不太赞同,觉得唐宁是太年轻还保有一份天真,可是唐宁后面说的可真是说到他心坎里了,他的为难之处正是在于此。可是父亲让他辞去太医之职,他委实做不到。与其父子见面总是吵架,倒不如避开,反倒能让父亲少生气。
那边唐宁再接再厉,接着道:“吕伯伯说不见自成兄,却没说不见自己的孙子和曾孙啊。自成兄既然不能自己承欢膝下,不如让自己的儿孙去讨吕伯伯欢喜如何。”
吕太医眉间折痕骤然一松,随即又皱起道:“子安之法,为兄不是没想过,只是为兄长子长相行事都随了为兄,次子三子顽劣,俱无行医的天赋,恐怕都不能讨得父亲欢心。而为兄嫡长孙,如今不过三岁,话都说不利落,也看不出将来如何。”
唐宁暗暗摇头,这就是观点的不同,吕太医太在乎这些身外的东西,却不知吕大夫真正在意的从来不是儿孙多有出息。真是当局者迷,唐宁心中叹了口气,看在吕太医还有几分孝心的份上,自己便多费些口舌吧。
“世人都说隔辈亲,吕伯伯前几日还跟我说只希望儿孙平安就好,并不求子孙能否飞黄腾达。再说,吕大夫其实是极喜欢小孩的。想当初子安带回鸿宇的时候,吕伯伯都欢喜得不知如何是好,鸿宇脚伤了,天天抱着给他洗脚敷药,甚至怕蚊虫叮咬,整夜拿着蒲扇守在床前。吕伯伯对鸿宇都如此,对自己的孙子岂不是更加疼爱?”
吕太医听得愣住了,喃喃道:“这……真是如此?我幼时父亲是很严肃的,并不曾见他多喜欢孩童啊。”
“是吗?小弟印象中吕伯伯是真的极其喜欢小孩的,子安小时也受过吕伯伯不少照顾呢。大概是因为小弟遇到吕伯伯时,吕伯伯已经到有孙子的年纪了,自然是喜欢小孩子的。正如自成兄自己,对儿子和孙子的态度难道是一样的?”
吕太医心中一动,不得不说唐宁说的很有道理。
“若是自成兄怕儿子说话冲撞了吕伯伯,那不如改日把小孙子带到我府上来,小弟保证,吕伯伯一定会喜欢自己的曾孙的,说不定他还能看在曾孙的份上不再拒绝见你呢。”
吕太医并不是真的不通人情世故,只是幼时吕大夫在他心里严肃的形象已经根深蒂固,导致一时没想到这点。此时经唐宁提点,还能不明白过来,带着孙子去见父亲真是个极好的主意,他和父亲之间缺了几十年的相处,每次见面都无话可说,不知不觉就会回到原来争吵的话题上,如果带上孙子,自然就可以聊聊儿孙了。
若是再经常把孙子放到父亲身边,让父亲教导,曾祖孙二人相处久了,感情愈深,等到孙子回府时,父亲难道舍得分开,到时还不得跟着回来?
与此同时,上书房中,皇帝略略揉了揉眉心,神态疲惫的挥挥手,让下面跪着的大臣退下。
高润亲自捧着药碗从外面走进,与一干大臣擦过,他抿紧了唇,眼睛死死盯着前方,余光却还是扫过人群中那抹熟悉的身影。
突然,一众弓腰低头的人群里抬出一张脸,两人目光触电一般对上,又瞬间消失,仿若刚刚只是错觉。
高润一路直接越过宽大的书桌,回身把放着药碗的托盘交给侍立一旁的余宴。自己却弯下腰,扶着皇帝因久坐而僵直的背,让他慢慢斜倚在龙椅上。
景乐皇帝长舒了口气,他的身子越来越不行了。
高润面无表情地拿起药碗,吹了吹,递到皇帝跟前。
皇帝厌恶地瞪着药碗,没有要喝的意思。
高润知道皇帝在想什么,看着皇帝,淡淡道:“陛下,您不能再吃丹药了。”
皇帝没有说话,依然不肯喝。
高润继续道:“您的龙体就是被这丹药给拖垮的。”
这种犯忌讳的话也只有高润敢说、能说了,余宴在一旁就像个透明人似的。高润嘴里是这么说,可也知道不能逼太紧,顺手又把药碗放了回去,转而开始翻看书桌上的奏折。
皇帝松了口气,指着桌上唐宁的折子道:“唐爱卿自请贬出京城,刚刚水爱卿提了几个位置,你看着哪个合适?”
高润拿起折子,入目的便是唐宁端正中隐含风骨的一笔好字,高润心想,字如其人,可惜了。
高润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完奏折,正好皇帝也说完水明轩推荐的三个职位,高润便问:“陛下为何不把他留在京城,以他的才华去那穷乡僻壤之地,可惜了。若去那富饶之地,又资历不够。”
皇帝看了眼高润的神色,小心道:“你是觉得他没有罪,不需要被贬黜?”
高润淡淡眉眼立刻拧了起来,狠狠地摔下奏折,怒道:“他何罪之有?不过是运气不好罢了。”
饶是皇帝已经习惯的高润的喜怒不定,此刻也吓了一跳,随即嘴里泛起比喝完药还苦的苦涩——高润不过是同病相怜罢了。
高润难受,皇帝比他还难受,赶紧附和:“那就让他留在京城吧。”
谁知高润听了反而更不高兴,他烦透了皇帝的唯唯诺诺,语气十分不耐道:“不用,让他出京,走得越远越好,省的受那些闲气。我看雍州就不错。”
若是往常,皇帝一定答应了,这次却出乎意料的反驳道:“这样只会让别人更觉得他犯了罪。”
高润回头看皇帝,皇帝瞟了他一眼又避开了,声音弱了些道:“他们今日对唐爱卿就已如此刻薄,以后对你岂不是更加过分,没有我在,阿润你可怎么办?”
高润挑挑眉,有些诧异皇帝的脑子居然能转弯,但他一点都不领情,从皇帝把他留在宫里的那一天起,他注定要恨他一辈子,哪怕后来皇帝对他宠幸万分,他也不会有半点心软。
于是高润眼含讥诮地讽道:“我怎么办?当然是远远离了这里,永不回来。”
皇帝脱口道:“你是侍君,按祖制是要在宫里养老的,朕的皇陵里,皇后的位子是留给你的。”
自己在皇帝心里永远都是女人,高润感觉到了深深的羞辱,脸上讽色更浓,道:“那位子我不稀罕,再说你都死了,谁还听你的,你身边能葬谁,新帝说了算。而我能不能有命活在宫里养老,也是新帝说了算。”
景乐皇帝连忙抬起头,惶惶然道:“这可如何是好?朕的三位皇儿真的会如此做吗?朕到底该选谁好?”
屋内一片寂静,这是皇帝第一次明确的谈到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也许是因为他也意识到自己命不久矣,终于不再逃避;也许是因为他有了保护高润的意识,人一旦有了责任感,自然便会长大。
余宴抓着托盘的手不由握紧,而高润则嘲讽地与皇帝对视,皇帝都没几天好活了,居然还没考虑好继承人,这样无能的皇帝想做昏君都不会。
景乐皇帝好像从高润的眼眸里看到自己慌乱无用的模样,终于不再向他寻找答案,他颇为自惭的低下头,破天荒的开始独立思考问题。
高润见到这副情景,不由心道,如果皇帝在登基时便如此,也许一切会大不一样,可惜他醒悟得太晚,太晚了。
良久,皇帝带着询问的目光看向高润:“不如阿润你选一个,朕把他叫来,告诉他,朕选他是阿润推荐的。朕再把传位圣旨放到你这里,你当众宣读,这样他登基后定要承你的情的。朕再写一份秘旨给你,若他后来翻脸,阿润你也可自保。”
这话一出,就连旁边的余宴都微不可查的摇了摇头。
高润更是气得手都抖了,“啪”一下狠狠把药碗摔到地上……
唐宁拜访完吕太医,脚步匆匆地回了府。
他一路疾走,很快便闯进了舒鸿宇的制药房。
“你这是……”唐宁看着干净整洁的制药房有些诧异,要知道舒鸿宇的制药房从来没如此整齐,也没有如此空旷过。
舒鸿宇停下手中收拾的动作,缓缓站起身,理了理衣衫道:“三哥来得正好,我正想跟你说个事,我决定和你一起离京。”
唐宁连连摇头道:“不行,你我都走了,留下这一屋子老幼怎么办?家里总要有个支撑门户的人。”
“三哥你不是已经拜访过水大人和吕师兄了么,有他们在,我们根本就不用担心,再说师父和程先生也不是那任人拿捏的……”
没过多久,唐宁颇为挫败地从制药房出来,却看到唐钰眼巴巴地扶着门框看着他,唐宁此刻没啥心情,也顾不上唐钰,便轻轻摸了摸他的脑袋,留下一句,“在家好好陪陪鸿宇,以后也不知道得过多久才能再见。”
唐钰默默凝视那道清瘦的背影直至消失,泪水不知不觉盈满眼眶……
作者有话要说:下一章一定离京!我自己个都受不了了。
〖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