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农家大嫂

155 起疑

就在柳柳燃起熊熊的爱国之情,想要从军奋勇杀敌的时候,柳柳的娘找到了柳柳。
“柳柳,你柳青哥哥没了,你大舅舅家的表哥钱宸也没了,你舅舅他们都知道鹰子跟着你学了本领,现在几个男人都打不过鹰子,明年开春丽江又要征兵了,你舅舅家还有你舅母家娘家的一些儿子,还有你婶婶娘家,你大娘娘家的一些儿子,连你姨妈那边的一些亲戚,都想叫你教他们几个月,全都想着他们能厉害一点,这样也多了活着的机会,柳柳,这些全是亲戚,娘也希望他们能活着。诶!”柳柳的娘沙哑的声音,这几天也陪着婶婶哭了好多回。
柳柳一愣,是的,这一战天朝丽江儿郎的死亡率实在是太高了,丽江去年征的兵这一场大战中死了一半以上。
而兵员的损耗这么大,跟冷兵器战争形态有关,跟将帅等等因素有关,但是跟兵员本身的素质也有绝对的关系,自己没有专门从事过军事教育,但是自己也要极尽所能磨练他们,教他们识字,教他们跆拳道,增强他们体力,带着他们在大山里实战演习,激发他们的野性。也许这样,不但他们会多了一些活着回家的机会。我们天朝也多了一些野性军人。自己也希望所有天朝的儿郎个个都能以一敌十。以后燕国就再也不敢对我们天朝虎视眈眈。
“娘,你叫他们过来,就住我家,我把家里收拾出来,跟他们说一声,想活着就不要怕苦怕累怕流血,我会教他们,但是绝不会心疼他们,叫他们自己有个心理准备。”
柳柳答应了,柳柳想着把他们打磨一遍,不但活着机会更大,也可以教出血性军人。虽然自己也想去战场,但现在暂时休战,征兵还有一段时间,就用这段时间,好好打磨自己,也好好打磨他们。
至于明年开春的征兵,自己怎么混进去,再说吧!花木兰能混进去,自己也应该能混进军营。实在混不进去,就叫林大人帮忙。
柳柳答应之后,家里亲戚的亲戚,都过来了,柳柳看了一下,将近二十几个小伙子。看着眼前年轻的脸庞,柳柳暗暗下定决心,一定好好打磨他们。
“你们都听着,你们到我这里来就是为了吃苦受累流血流汗的,只要你们肯苦肯累肯流血肯流汗,我将极尽所能,教你们活命的本领,吃不了苦的,随时可以自己回家,我绝不拦着。我只教有血性的男人。我不会花时间在懦夫身上。这是浪费。现在,有血性的男人都跟我走,让我看看你们的血性!”
柳柳第一次见到这些年轻男子,所想的是先激发他们男人的血性,有血性的男人才是敌人的噩梦。暂时也不想跟他们说什么爱国之情,先激发他们想活着的*,激发他们男人的血性,到了后面,自然而然就有了军人会有的豪情。
柳柳第一次见到他们就是带着他们长跑一个时辰,就是现代的两个小时。他们全都是山里人,体力还是算好的,但是,现在柳柳要看看他们的耐力,还有决心。时间到是其次,柳柳要看的就是有没有中途放弃的。毕竟在柳柳看来长跑两个小时对于山里的汉子应该不是太难。只要有决心就行。
鹰子带头在前面长跑,其余跟着鹰子后面的全是亲戚,或者是亲戚的亲戚。柳柳跟着后面一起跑着。
这么二十几个人这么跑着,也让村里人惊诧,打听之后,才知道是柳柳在教他们,也是为了明年年初征兵。村里人也都伤痛过的,但是明年征兵,村里也有不少的男人也在其中。而想到死去的那么多村里小伙,不少村里人也想加入他们的行列。
也不知道是谁起了头,找到柳柳,说了村里不少小伙想跟着一起练的时候,柳柳痛快答应了,村里不少人都是自己家长工,不说他们跟自己家也是一个村子的,就说自己想培养一批血性军人,打击燕国豺狼的目的,自己也会答应的,更何况,自己现在有这个财力,物力,人力。
第二天,跟着一起长跑的队伍加大了,由二十几个小伙增加到五十几个小伙。柳柳感觉自己责任重大,需要好好规划规划了。
每天花一个时辰练习长跑,增加体能。后面还要负重长跑。再花两个时辰识字,不识字更是不行。识字的时辰还要教他们一些兵家常识。一些经典战役。以启发他们的思维。跆拳道也是一个时辰。柳柳还打算,等他们身手提高一些后,带着他们进山打猎,激发他们的血性,能无惧山里的豺狼,才会无惧战场上的豺狼。
“孝中,你也帮我教教他们识字,还教教他们最需要知道的东西,你在军营呆过心里有数,你就跟他们说说,让他们心里也有数。”柳柳可不会浪费孝中,虽然孝中身体还是弱了些,但是不妨碍他讲课。
孝中点头答应,心里很佩服大嫂这样做,自己是从军营出来的,是只知道提前准备的重要意义。可惜自己跟弟弟前面没有任何的准备,不然也许就是另外的光景,孝辉不会生死不明,孝天大哥也不会替代自己去了战场。
“你们听着,进了军营,一切以实力说话。征兵之后,到了训练的后方,你们首先要面临的就是打斗。
每十个人中打出一个队长,每百人之中打出一个伍长,每千人之中打出一个武侯。新兵最高能打出一个武侯。武侯之上就是校尉。校尉是万人之长,将军是十万人之长,校尉是元帅看你的军功来定的。而将军则是由皇上钦定的。所有军人只有战死的,没有投降的。因为投降会带给你们家人绝对的灾难。所以,战场上只有一条路,就是不断的杀敌,杀敌越多,你活着的机会也越多,你的军功也越多,成为将军的可能也越大,这个也是我的将军对我们说的话。
你们虽然很快就要奔赴战场,但是你们还是比别人多了很多机会,你们起步早,到了新兵营,也许你们当中会产生许多的队长,伍长,武侯,有了这个基础,你们不但可以痛快杀敌,还更有机会做校尉,做将军。
军队之中,有步兵营,有骑兵营,有弓箭营,还有神机营,粮草营等等。骑兵冲锋开路,步兵拼杀,箭手伏击,这三个兵种,进了新兵营之后,就会给你们自己选择,但是,骑兵人数少,也是要看打斗决定出来的,箭手的人数也不多,同样是靠打斗出来的,还要看你们的臂力。
步兵营的人数最多。所需要的新兵也最多,大多数新兵都是进步兵营的。虽然骑兵,箭手的看起来比较优越,但是我们天朝每一个将军都要有步兵营的经历。而且步兵营人数庞大,所需要的武侯,校尉,都比骑兵营,弓箭营多的多,所以步兵营也是所有想当将军的新兵必进的阵营。
你们当兵已经是定下来的,而当将军还是当个普通的兵就要靠你们自己了。这句话是我的将军鼓励我们那时候的新兵的,现在我也希望能鼓励你们。希望你们有朝一日能成为将军。”
孝中不是白呆的军营,一番话说下来,连柳柳都激动不已,是的,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柳柳没有想到这句话能从天朝将军的嘴里说出来,实在是英雄所见略同,高!士兵被这样鼓励,哪有不想当将军的?就连死亡率最高的步兵营也是天朝将军必进的阵营。不得不说天朝的将帅太有才了。这样不仅可以激励绝大多数的步兵,也可以极大的锻炼天朝的将军。
看起来,天朝的武将都不是吹出来的,那是打出来的,拼出来的,难怪燕国跟天朝干了这么多年,也不能对天朝造成毁灭的伤害。正是因为有这些拼斗出来的将士,天朝才会屹立不倒。说到底也是天朝历年的皇帝还是有远见的,把打斗作为激发所有将士的激励机制。
这样也好,优胜劣汰出来的将军,校尉,武侯,伍长,队长都不是怂包。而冷兵器战争最需要的就是士兵的士气和血性。大家都没有大枪大炮,都没有导弹原子弹,全是面对面的搏斗,那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了。
柳柳听了孝中的话,更加坚定了自己原来的想法,要带着他们激发血性,对他们进行魔鬼式训练。自己也要带头,等自己进了新兵营,还想拼个武侯当当呢!
就在柳柳带着这五十几个男人拼命训练的时候,皇上想到了太子的历练,更是想到了柳柳如今正在带着她的亲戚还有村里人进行训练,就是为了明年初的征兵。太子既然需要好好历练,不如就叫他到丽江那边见识见识,也许会遇上柳柳。
皇上还是打发太子到丽江去了,随着一起的还有太子的堂弟,荣王的嫡子,也是皇上用来培养给太子的人才。皇上叫他们到丽江不但想的是柳柳会给他们意外的收获,还有把柳柳弟弟杨孝文推荐给太子的想法,那一片还有一个榜眼龚大福,培养太子及培养太子的朝臣,也是皇上现在要做好的准备。这也是天朝的祖训。每位皇上选好太子之后就是尽量培养太子及太子的朝臣,这样就不会发生皇权更替时候手足相残的祸事,也不会因此动摇国本。
所以,那位想拉拢陈谦的洪大人现在算是废了,谁叫他识人不清,原本指望替五皇子收拢陈谦,结果反而被陈谦连累,被免职回家,连五皇子也被闲置,皇上原本还以为五皇子天真无邪,现在看来自己是错了,就是因为自己的喜欢,导致有些朝臣起了不该起的心思,这对天朝来说也极为危险的,一旦出现这样的苗头,只有扼杀。对于太子,自己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太子更是天朝的未来,如何由得那些朝臣心起歹意?
柳柳训练他们半个月了,有了极大的改观,他们每个人的脸上已经有了刚毅的性格。这就是柳柳需要的血性。
太子刘景跟着自己的堂弟刘易到了丽江,开始了解这里,来的时候父皇交代了自己,出来历练就不能当自己是太子,就当自己是个普通的百姓,跟百姓吃住一起,了解百姓,历练期间一切都靠自己,不会有人跟着的照顾的,也不能指望会有人暗地里保护自己。
太子虽然是半大的孩子,十三岁,但是太子却也是有些身手的,堂哥刘易也是,都是皇族悉心培养的,虽然不算高手,自保还行的,况且两个人可以做个伴,也可以互相照应。
两人到了丽江的时候,没两天就跑到了柳柳住的离村,也就是杨家所在的村子,这些天,柳柳努力教着这些亲戚和村里的小伙子。现在他们都能负重跑步,也能识几十个字,还能连续做100多个俯卧撑,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巨大的进步。跆拳道也如火如荼的练着。
暂时柳柳还没有打算带着他们进山打猎,想着再等等,等两个月,再带着他们打猎,练习搏斗,也要他们每个人感受刺杀猎物的感觉。他们所有人只要进了战场,都会与敌人拼杀,谁手软谁就该死。
“你快看,那边那么多人怎么回事?”太子刘景到了离村的时候,忽然见到几十个男人在挥舞着手脚,打的热火朝天。
“这么多的男人聚在一起,明显是在图谋什么。”刘易也感到不正常。心里有点不安。怕是有人想聚众谋反,或者就是土匪窝子。
就在两人不解的时候,柳柳正好在给他们打气:“做的好!只要你们这样一直练着,等你们杀敌的时候,就不会手软。连续砍杀也不会无力,就是射箭也要强大的臂力。绝不会浪费你们今天的汗水。”柳柳说的斗志昂扬。并没有注意到有两半大的孩子对他们已经起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