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也不再问李耀脸上的伤,他也没有机会解释,他有预感,若是自己再多说一句,肯定会有更严厉的惩罚。
但从从二品的王爷降为郡王对李岩来说,已经是他能想到的最严厉的惩罚。
而对贵妃来说,更是晴天霹雳。
她爬到李卿的面前为李岩求情。
“皇上,皇上,给岩儿一个机会,让他在家面壁思过就好,为了一个小小的内侍就将他的王爷封号取消了,这怎么可以!”
李卿踹开她说:“我说可以就可以。”
然后又让人将李岩带回府、
“在郡王府面壁思过两年,没有允许不得出府,不得举办宴会,不得会客,贵妃最好好好派人去郡王府整顿一番,得再让他目无王法,再有下次,皇子犯罪与庶民同罪,朕说到做到,将他拖下去,朕不想再看到他这个孽障。”说完,李卿捏了捏眉心,被吴镰扶着坐到了后面的椅子上。
李岩被拖下去后,李卿又安抚了一番李耀,让他这段时间好好在王府修养,把身体养好,然后给郑之南赏了许多东西,同时也嘉奖了一番为李耀说话的太子。
李耀和太子一同往外走。
李耀垂眸向太子说感谢的话。
既然太子想招揽他,他当然也要顺着演下去。
太子很满意李耀的表现,假意安慰了一番就让李耀回去了,临走之前还似有若无的看了一眼赵怡宁,李耀装作没看到,率先抬步离开。
回到王府后,李耀来到书房,书房里面有一间卧室,李耀将郑之南安顿在这里,可以时常看顾他,有什么事都可以第一时间出现。
不论是在书房议论政务还是时事,李耀都没有避讳郑之南。
但郑之南自回来后一句话都没有说过。
虽然身体随着调理在慢慢恢复,伤口也在愈合,可他却一句话都不再说。
就像一具没了灵魂的尸体一般,另李耀感到害怕。
害怕失去郑之南。
明明人被带回来了,他却觉得还是被他弄丢了。
天气越来越冷,这天难得出太阳,在这个不会有任何外人的地方,李耀抱着郑之南,将他抱到院子里晒太阳。
郑之南身上被盖着毯子,晒着阳光,说了回到王府后的第一句话。
他对李耀说:“我想写字。”
李耀神情一顿,还是按照他的要求准备了纸笔。
郑之南用右手拿起毛笔沾了沾墨汁,想要写字,可他被挑断的手正是惯常拿笔的那只手,笔尖还未落在宣纸上,他的手就开始不受控制的颤抖,根本稳不下来。
李耀心疼的心口仿佛被人用刀划来划去,他怕自己的声音听上去有些哽咽,忍耐平复了很久才微笑着说:“没关系,以后我们可以练习用左手写字,一样可以写出漂亮的字来。”
郑之南不听李耀的话,执拗的要用右手写字,可是第一笔就写歪了,像丑陋的虫子在雪白的纸上蠕动。
他眼睛瞪的大大的,看着纸上的字,眼泪从眼眶滑落。
没有哭声,无声的落泪最让人动容。
若说刚刚郑之南强迫自己用右手写字让李耀心痛难当,现在便是万箭穿心的痛苦。
李耀看着他的泪,抽出他手中的笔,将他紧紧抱在怀里说:“之南,对不起,是我回来的晚了。”
郑之南的眼泪仍旧在流,其实他并不想流眼泪,但是他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泪意,他冷冷地说:“你是个骗子。”
“对不起,以后我一定让你亲手将他杀死。”
“你是骗子。”
“之南!”李耀捧住郑之南的脸,看着泪流满面,眼眶发红的郑之南说,“我一定会让你报仇雪恨。”
“你们李家……都该死。”
第295章
李耀沉默不语,但并不会因为郑之南说了这样大逆不道的话就对他有意见,仿佛很认同郑之南的话一般,依旧将他照顾的无微不至。
春去秋来,两年后,李耀已经成为了太子的心腹,在边境有匈奴来犯,皇上选择谁去战场时,太子推举了依旧在朝堂上没有什么建树的李耀。
太子不想兵权落入其他阵营里,与其选择被人掌握兵权,不如选择这个老实没有主见的弟弟,可以随时掌控,这两年皇上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一个月里有十天都是在休息,而开小朝会的次数比大朝会都多,尤其是现在,冬日,几乎都不怎么开朝会了,开也是在天气不错的时候开。
就连现在,这个月好不容易开了大朝会,皇上也依旧有些体力不支,咳的越发厉害,身体是每况愈下。
太子党一看到太子提出让李耀出站,立即领会他的意思,赞同太子的建议。
李耀则一脸不安的看向太子,在太子安抚的神情中接受这种赶鸭子上架。
太子并不担心李耀拿了兵权有异心,因为李耀并没有娘家支持,沅妃去世的早,而且沅妃不过是民间女子,是当年李卿微服私访时带回来的女人,就算沅妃刚入宫时同样获得了许多宠爱,可并没有见她扶持过娘家,也没有看到过她的娘家人出现,谁都不知道沅妃的身份来历,只知道不过是个民间女子,并不是官女子,像李耀这种没有任何背景可以依仗的皇子,性格又如此的扶不上墙,只要派去跟随的人盯着,他必定玩不出什么花样来。
唯一要担心的就是其他派系的人不会去引诱李耀背叛他。
有时候没主见看似好拿捏,可也容易被人引诱到另一个阵营里。
所以李耀这次上战场,太子特意安排了自己的人跟随在侧,好让这个没有主见弟弟在六神无主的时候有个人可以出出主意。
李耀知道太子安排给他的人是太子的人后,感激的亲自登门道谢,仿佛有了太子的人就无所畏惧了般。
打仗不是一时半会就结束的,短则一年,长则三五年也是有可能的。
有了军权在握,到时候皇帝驾崩,他这个太子也可以登基的顺顺利利。
自以为策划的很完美的太子亲自随皇上在午门送行。
有了上次的教训,这次远行,李耀将已经恢复好的郑之南带在身边。
赵怡宁嫌弃边关枯燥落后,并没有一同前往。
到达边关用了半月余的时间,西北辽阔,从城门上望去,仿佛天地衔接在了一起,土地的褐黄与一色的蓝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却又那么契合辽阔。
第一次来到边关的郑之南看着远方,慢慢吁出口气,仿佛胸中的压抑有了释放的机会,十分的畅快。
远离了京城的压抑,郑之南的确舒服畅快,也不用继续与李耀做戏,瞒着所有人他们的步骤和计划,也不用挂上陌生的面孔应酬。
这两年间,李耀看着郑之南慢慢从阴郁的情绪转变到从前轻松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