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立国

第6章 洋浦建设

张景夏的人民公社优越性的论调与原时空改革后的主流观点不同,这让郑拂南对这段人民历史的认识有些模糊了,疑问道:“我是真弄不明白了,人勤快,又组织有序,能集中力量做大事,为什么在人民公社体制下的人民反而贫穷呢?”
张景华沉吟道:“其实这也不难理解!组织和没有组织各有利弊,有了组织,大家的行动就有统一的方向,所以带头人非常重要。带头人好,大家一起进步,相反,就可能一起倒退,适得其反。而没有组织的群体,大家各显神通,结果自然是好坏不一,有人富裕、有人贫穷,不会集体受穷,不可能共同富裕,不过这也体现了能者多得的公平性,也不能说坏。不过与有好的带头人的群体来比,还是有劣势的,所以有组织性没有错,错误在选带头人的机制。不过我们暂时不用考虑这些,我们这个群体比本时空的人多了五十年的见识,所以大可以在一定的时期内做理所当然的带头人。”
“这么一说,穿越者是当然的领导者了!可以实行独裁的体制,这话说到我们每一个穿越者的心里去了!太正确了!”张景夏笑开了一句玩笑,没有得到意想中的大家的一阵大笑,反而引起了大家的默默思考,大概是都默认了这种思维!
由于自己开的玩笑太过有内涵了,反而冷了场,于是张景夏又把话题引开,继续道:“其实洋浦的故事还挺多的!刚才说了,离岸组把洋浦外围的几个公社的人口差不多都弄在洋浦来了,这些社员在洋浦有吃有喝,已经偿到了甜头,于是再让他们回去过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生活已经不现实了。可要是他们都不回去吧,周围的土地就得撂荒了,这肯定是不合适的,所以离岸组借此向大陆的联络员提出了把洋浦附近的几个公社划给我们南洋兄弟集团做农场的建议。”
离岸组的这个考虑非常符合人性,有句古语:‘没有吃不了的苦,也没有享不了的福。’其实前半句话只有在人实在没办法、没有盼头的时候才正确,只要有一丝希望,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过好一点的生活,在正常的情况下,谁也不会放着好日子不过,去过苦日子,这就是原时空有偷渡客、本时空有逃港客和南洋难民存在的原因所在。
既然向往更好的生活是人的本性,那么让过着好的生活的人,回去重过较艰苦的生活,必然是十分困难的事,这个大家都能理解,所以连连点头赞同。
见大家认同离岸组的行为,张景夏继续道:“离岸组向大陆政府提出的理由有三:一是周边的公社的社员已经进入洋浦了,再出去有泄密的可能,所以这那人口最好留下来;二是大陆把保密警戒区域设在洋浦的边界上,没有纵深,洋浦的情况外人是一目了然,起不到保密的效果,所以保密警戒区设置在几个公社之外更合适;三是‘无工不富,无农不稳。’洋浦将是几十万、上百人口的工业城,如果没有一定的农业区域做支撑,一旦有一个意外,洋浦可能就会在菜篮子和米袋子上出问题。了解洋浦情况的大陆联络员对此也赞同,后来借到核研究的机会把这个事给办成了,大陆把附近的几个公社都划给了洋浦建农场,现在洋浦的实际控制面积达到了四百多平方公里。”
这段时间张景华一直把精力放在进驻云南的谋划上,又跑了香港一趟,对洋浦的事关注得少,还真不知道洋浦的这个大变化,听了张景夏的描述,禁不住叫起好来:“好!建农场不仅是保障洋浦农产品供应的事,我们还可以通过办农场把现代的农业发展的理念展现给大陆领导层看,这也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原时空的反复试错实践,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无论是现在人民公社,还是原时空的包产到户、土地承包制,都不是十分正确的。
没有开疆拓土的行为,农业用地基本是个定数,所以农业生产需要的合理人口也基本是一个定数,而且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专业化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所以农业人口需求的减少也是必须的。
而无论是人民公社,还是包产到户、土地承包制,都是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目的,而原本一个人就能干的活,现在是十个人在干,再高的积极性又有什么用,只是起到把广大农村的人口拴在农村,保障社会稳定的目的而已,让农民富起来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可以说,原时空大陆的第一代、第二代领导人在处理农村发展问题上,都是本末倒置,直到后来的领导人提出城镇化后,才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但觉醒得还是有些晚了,由于土地集体所有和承包责任制的体制的限制,土地集中十分的困难,农业人口城镇化运作困难重重,再加上严格的户籍制度,农业人口进城也是农民工,所以城镇化的进程并不顺利。
说实在的,农民工的这个称呼本身就是大陆中国人民的悲哀!农民、工人原本只是一个职业,却被固化为一个特定的出身,体现的是‘龙生龙、凤生凤’变态社会现象,与古印度的种姓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是拴在农村人口身上的枷锁,是人生而不平等的例证,绝对不是一个真正社会主义制度所应有的。
穿越者经过研究认为,从人民公社直接过渡到大型农场公司,再把多余的人口有组织、有计划地分流到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服务业等行业中去,实现社会城镇化的转型反而有利于操作。
也就是说第一代领导人做过了,第二代领导人又矫枉了,如果穿越者能在洋浦做出一个模范,让本时空的大陆政府知道大陆的未来不在农村,而在工业化、城镇化,倒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想一想:户籍不再决定命运,农民不再是一个出身的定义,回归一种职业的本称,农村人口不再被歧视,中华大陆可以向‘人生而平等’的人类理想迈进一步,这是多么巨大的成就,机上的穿越者又陷入了深思。
郑拂洋透过飞机舷窗观察着机下的洋浦,发现洋浦挖了许多十分地宽、深的大沟,这些大沟还形成了一个的网络,于是问道:“为什么要挖这么多的深沟?难道他们要修人工河道吗?”
“这里是一个半岛,三面都是海水,哪能修人工河,海水倒灌可不是闹着玩的!”张景夏笑了笑,解释道:“这是李平山、杨兰夫妇的主意,是要趁着现在南洋兄弟集团不缺钱,劳动力成本又低,还有时空虫洞的支持,一次性把洋浦的基础建设搞到位,所以,洋浦是地下、地上同时开工,在修筑道路网的时候把地下的地铁系统一并建起来,而城市管网也采用综合管沟系统。主干线的综合管沟要修到你们在西方影片中经常看到的能跑车、行船的那种标准,这样以后就再也不会有三天二头破路的现象发生了。”
听了张景夏的这么一解释,郑拂洋就把眼前的大沟与记忆中的西方影片中大城市地下世界对应上了,也感受到了洋浦这个未来大城市的计划定位,于是有些激动道:“就应该这么做,立足长远、一次性到位,比以后拆了建、建了拆要省得多!”
“百年大计!李平山、杨兰和二豆的想法就是建一座百年内只建不拆的洋浦市,这座城市将能够承载百年以上的文化沉淀!百年内,每个市民都能在城市的街道和建筑中找到自己的成长记忆!”说到这里,张景夏自己的脸上都露出了一种向往的神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